close

一、宗教研究趨向科學

八十年代以來,中華大地興起一股中國傳統文化熱、宗教文化熱、和中醫學術界的中醫藥文化熱,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空前奔向世界的大環境中,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發展和傳揚。

佛學是一門精湛的學科,有其深淵的哲理性、科學性和倫理觀,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領域,它研究大自然和三千大幹世界獨特的世界觀、人生觀,提倡因緣果定律,研究整體的人,如何做個完人,以苦集滅道四諦來解除人生的痛苦。

印度佛教度自傳入中國後,已有二千年歷史,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相互融合,例如禪宗,已成為有中國特色的佛教。

佛學是研究人類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所獲得的智慧結晶,有豐富的內涵,蘊蓄著古代聖者和近代大德們的思維,應該繼續發揚光大。

歷史在前進,社會在飛騰,人類生活水平不斷在提高,人民希望身心日益淨化,乃至證得圓滿成就;因此人群希望有豐富完善的生活指導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得能在社會上健康成長,過著美滿的幸福生活——人間淨土。

宗教是人類歷史上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的意識形態;宗教一般是由信教群眾的共同信仰,教理教義,道德規範,儀禮儀式,習慣和教團組織等要素所組成的。

在現時代,宗教的認識已科學化地深入研究,目前已有宗教學,它的基礎學科主要有宗教哲學、宗教史學、宗教現象學,又分出了一系列的學科,如宗教社會學、宗教心理學、宗教政治學、宗教人類學、宗教民俗學、宗教倫理學等。

佛學、佛法、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也是引導人群生活的指導思想之一,它有博大精深的理論,即佛教的典集名為《佛藏》包含著「經律論三藏十二部」,亦名《大藏經》,如道教的《道藏》,基督教的《聖經》,伊斯蘭教的《古蘭經》。

佛經以「戒定慧」三學和「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架寂靜)為核心,是闡述人生宇宙的哲理。既重視「萬法因緣生」、「萬有因果律」、「心物不二緣生觀」的佛教世界觀;「緣起性空」、「如實觀照」的認識論;又主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緣起」(又名十二因緣)的佛教人生觀和無我利他「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奉獻精神。

修行的方法,以「信解行證」、「四攝」、「六度」、「五戒」、「十善」、「八正道」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等的修持方法,來教化群生,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德觀的精神文明美德,從而積極消除私心雜念,淨化自己,影響他人,有益於家庭和社會的安定,最後獲得「解脫和自由」,證得覺悟的圓滿境界。

原浙江大學教授尤智表居士著的《佛教科學觀‧緒說》中說:「科學愈昌明,佛教的教義愈發揚光大。近年來世界各地佛教的日漸興盛,實與科學之進步成正比,即如我國近年來佛教徒中就有不少是科學家,如留學英國的王季同老教授和工程家。這是因為佛法的理論,都能透過科學的考驗,故凡對科學造詣愈深者,愈能解釋佛經中素不能解的文義,從知佛教中的一切事相,在常人說為迷信者(實不是迷信)都有其健全而堅強的理論基礎。」是說得很明白了。

在社會上一提起「佛教」或「佛法」,一般人常認為是迷信,其實他們不瞭解佛學、佛法的內容,不過是跟著別人隨說而已。如有機會看看佛教的基本理論書籍,如《佛教常識答問》(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老居士著)、《學佛是怎麼一回事》(上海徐恆志著)、《一個科學者研究佛經的報告》、《佛教科學觀》(均為尤智表教授著)、《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鄭海麟博士訪梅州講學記實,刊在《廣東佛教》1990年第6期)、《正信的佛教》(日本文學博士聖嚴法師著)、《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台灣於淩波著)、《寺院巡禮》(聞妙居士編著)、《恢復佛教的純正》(上海蔡惠明老居士著)等書籍,就會明白佛教和封建迷信根本不同,是學習「戒定慧」三學,重視「因緣果定律」,「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精神文明美德。

又如在美國的沈家楨博士也是一位佛學家,對佛法的研究造詣很深,曾在美國佛教會作過演講,題目是《什麼是佛法》,已出版單行本。還有張澄基教授(1920—1988)曾在美國紐約、賓州等地大學任教,亦是位佛學家,張教授對佛法研究精湛,顯密圓融,平生多講學著述、闡揚佛法,不遺餘力,著有《學佛四講》、《佛學今銓》兩冊,其中的《業力論》曾在《法音》雜誌連載。再如香港「顯密佛學會」會長郭兆明博士,留美獲工程碩士、任上海佛協副會長郭大楝教授,對佛學均有研究。以上幾位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不可能盲目信仰佛法吧!

二、佛藏內容豐富古代百科全書

宗教各有自己的經典流傳於世。儒家有四書五經、十三經;道教有《道藏》、佛教有《佛藏》、基督教有「新、舊約」的《聖經》、伊斯蘭教有《古蘭經》(Koran)。《佛藏》內容豐富,包括「經律論」三藏十二部,廣泛地涉及到:傳統文化、文學、語言、歷史、藝術、哲學、天文、歷算、建築、工技、醫藥衛生、氣功、音樂、繪畫、雕刻、和印度地方誌及其風俗習慣等等學科。近年來道教出版《道藏》、《道教大辭典》(浙江古籍版)、《道教精萃》(劉國梁著)和《道教文化辭典》等。佛教出版:《佛藏》如《中華大藏經》(中華書店)、《乾隆版大藏經》(龍藏)、《佛教與中國文化》(文史知識文庫)、《佛教與中國文化》(張濤主編上海書店)、《佛教與佛教藝術》(李濤著)、《佛教典籍百問》、《佛海拾趣》(樓培敏編)。又工具書如《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佛學辭典》(法音出版)、《宗教詞典》(任繼愈主編)、《道藏佛藏子目引得》(上海古籍出版社)、《佛學辭典》(忍寬主編)、《佛教文化辭典》(任道斌主編)、《佛學典故匯釋》(李明權著)、《常見佛經生字注音備要》(上海佛學書局)。這《佛藏》和《道藏》是我國宗教寶庫中二顆光芒四射的瑰寶明珠;也可以說是兩部古代中國大百科全書;是中華古代文化思想的綜合知識庫,也是古代文化智慧的綜合體,是研究中國和世界歷史文化有價值的寶貴參考資料。

三、愛國愛教利樂人群

佛學是一門社會科學,伴隨著中國漫長的哲學史、社會史、文化史等,有豐富多彩的內容,對舊中國的社會和人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佛法激勵人們要發憤圖強,鍥而不捨,努力奮鬥,不要灰心喪氣,悲觀失望,消極逃避,並以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為出發點,要求人們不要焦慮浮躁,移花接木,急於成就。佛陀也要弟子們忍辱負重,堅韌不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始終保持蓬勃的朝氣,在佛經中常可看到,從菩薩修行的「六度、四攝」等等即可說明以上各點。

《藥師經》中也指出:「歸依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又「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令其國界即得安穩,風雨順時,穀稼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說明瞭一切要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一切要從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出發。佛教信眾要以人民至上、國家至上,愛國愛教,應謙虛謹慎、自我犧牲,勇作群眾的表率,敢為祖國「四化」建設的積極先鋒。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正如一個國家的要素,是人民、土地、政權和軍隊等,上述的眾生即如人民群眾,是一切的基礎,國家的根本。

四、佛法西傳寺院興建

世界各國,物質生活奢侈浮華,有的人卻精神空虛、也有的人自感苦惱(人生有八苦),所以要想精神充實,心境愉快,想解決生命問題和提高生命境界,常可從浩瀚無涯、內容豐富的佛法「三藏十二部」中去探索和發掘。目前佛法在世界各地已引起知識分子和社會上各階層人士的重視了。如法國佛教信眾的五十萬人,其中華裔十萬多人(《廣東佛教通訊》1989年第6期第44頁)。

在美國由應金玉堂老居士發起成立的「美東佛教總會」已有二、三十年的歷史,在紐約市郊處,佔地面積600多畝;又如美國的「萬佛城」,規模宏大,由國內的著名老法師如宣化上人,在寺內講經;近來由星雲老法師領導的在美國建造的「西來寺」,規模之大是空前的。

佛法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啟發人們的智慧;佛法有「真善美」的內容,《藥師經》即是一例。現代佛學家趙朴初會長說:「把佛學中有關立身處世可取之處,看成是現實生活中可行的道德規範和行動準則。」故佛法傳至美歐已初步開花結果了。

宣化上人在世時弟子甚眾,在美熱心弘法,將大乘經典翻譯成為英文,對宣揚佛法起到很大的作用,宣化上人雖然已圓寂,他的弟子們在歐美繼續宣揚佛法,又如在美國的沈家楨博士在美國作演講,且著有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佛教》弘傳,促使美國近年來興起的「學佛」熱了。

五、佛經結構嚴謹科學

佛經內容,一般可分為三大部分:

一、序文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又序文分中有證信序,科學地分析為六點:1.信——「如是」,2.聞——「我聞」,3.時——「一時」,4.主——「釋迦佛」,5.處——「廣嚴城」,6.眾——「大苾芻、………國王………」等。這證信序和科學實驗報告類同,如有主持人、時間、地點、實驗目標、應用器材等,一一寫明。

再把佛經的經題來具體分析,可以分為人、法、喻三個命名原則,依本經來說:人為「藥師如來」,喻如「琉璃光」,法如「本願功德經」,可說人、法、喻三者具足,主題明確優妙。

總觀上述佛經結構的三大部,證信序的六點分析,以及經題的人、法、喻立題原則都是非常科學化的。

六、高僧弘一大師弘揚藥師法門

唐‧玄奘三藏法師主譯的《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是一部內容豐富、辭藻優麗、筆調流暢、層次分明、深契時機的佛經。近代高僧弘一大師甚為推崇「藥師如來法門」。己卯年(1939)四月他在福建永春普濟寺開講《藥師如來法門一斑》中說到:「藥師如來法門深契時機」,又說:「若藥師法門,不但對於出世間往生成佛的道理屢屢言及,就是最淺近的現代實際上人類生活亦特別注重,如經中說『消災除難,離苦得樂,福壽康寧,所求如意,不相侵淩,互為饒益』等,皆屬於此類。就此可見佛法亦能資助家庭、社會的生活,與維持國家、世界的安寧,使人類在現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再說:「藥師法門,惟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門,所以經中屢云:「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速得圓滿」等,若欲成佛,其主要原因,即是「悲智」兩種願心,《藥師經》云:「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就是這個前二句從反面轉說,「無垢濁心」就是智心,「無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說:「捨」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餘屬悲心,悲智為因,菩提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凡修持藥師法門者對於以上幾句經文,尤宜特別注意,盡力奉行」。

所以根據弘一大師所說,藥師如來法門深契時機,包含著出世間法和世間法,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門,也能資助家庭、社會的生活與維持國家和世界的安寧。修持本法門者,必須至誠、正信、恆心和漸次修習諸菩薩行,便蒙諸佛護念,所求願滿,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七、譯釋經過的概況

筆者數年前就發心想將《藥師經》用白話譯釋,遵奉太老師弘一大師的遺願,弘揚「藥師如來法門」,以後隨時蒐集有關資料,逐步整理,對佛學術語查閱多種工具書,旁搜遠紹,才得其端倪,邀請醫本科同學吳秋琴居士,同意合作協助我編寫《藥師經白話譯註》,經三翻四復,慎重榷商這項新工作,然後兩人才著手動筆,完成初稿之後。先請未曾學佛的科技人員和初學佛者閱讀,看他們是否理解,請提出修改意見;又請友人佛學研究愛好者姚一峰先生、杭州趙肅良老居士傳閱;還請浙江上虞師範高級講師顧文元老師、講師陳沖範老師和上虞教師進修學校一級教師、浙江教育學院《教學月刊》雜誌兼職語文編輯錢杭根老師等校閱和潤色;又誠請浙江美術學院朱金樓老教授審閱和題詞,再請上海佛教居士林副林長鄭頌英老居士審定與四川成都昭覺寺方丈清定恩師審定並賜序言。又承江蘇吳江師範音樂老師陳浩然講師為《藥師讚歌》作曲,還禮請上海音樂學院錢仁康老教授將《讚歌》修改和審定,均此一併謹致謝忱。

《藥師經白話譯註》修訂再版工作承蒙廣東省佛協副會長、《廣東佛教》主編黃禮烈居士的熱情關懷和大力支持,才使修改編校和集資等工作順利進行,及時列入《廣佛叢書》和「弘一大師研究會(浙江上虞)」印贈,向海內外佛教界廣泛流傳,完成遵奉太老師弘一大師弘揚「藥師如來法門」的遺願。亦此敬謝。

筆者佛學知識水平淺薄,慧根低劣,譯釋過程中雖參考過許多有關資料,然其中謬誤和不當之處,懇請善知識、大德們和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惠賜批評指正。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譯註者一九九八年八月

arrow
arrow

    林老師作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