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經文

「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餘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供養守護。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語體文

(八)四大天王供養守護

曼殊室利接著說:「那時四大天王門、和他們的眷屬,還有其他無量百千天神,都到這裡有經寶的地方來,供養和守護經處,可使外魔不生,內障不起。

世尊,如此經寶(2)流傳的地方,佛教信眾有能信奉受持的,就能蒙那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本願功德力、都聽到佛的聖號,那麼經寶流行區域就會消災延壽,不再發生死於非命,也因諸佛護念,不再被各種邪神惡鬼來奪人精氣,即使被奪,還得和原來一樣,能定慧莊身心安樂。」

注釋

1.四大天王:也稱為護世四天王。據印度佛教傳說,須彌山腰有一小山,名犍陀羅山,山有四峰,各有一王居住,各護一天下,所以稱為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實此名不恰當。寺院的天王殿塑有四天王像:東方持國天王(多羅吒(zha托))塑像白色,把持琵琶法器;南方增長天王(毗(pi皮)琉璃)身青色,手持寶劍法器;西方廣目天王(毗琉博義)身紅色,右掌托寶塔,左手繞纏一龍為法器;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身綠色,右手持華傘,左手握銀鼠為法器。他們的法器是吉祥的意義:寶劍舞動生風,琵琶協音可調,寶傘遮風擋雨,龍(水蛇)被降服變順,四方合起來,就是「風調雨順」,以保國泰民安。

2.經寶:此經為法寶,本願為佛寶,受持聞名為僧寶,三寶住處(所在地)最為吉祥,所以不會有橫死,及諸惡鬼神奪其精氣等許多災患。

原經文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應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淨座、而安處之。散種種華,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食清淨食,澡浴香潔,著清淨衣;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鼓樂歌贊,右繞佛像;復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若復有人,忽得惡夢,見諸惡相,或怪鳥來集,或於住處,百怪出現。此人若以眾妙資具,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惡夢惡相,諸不吉祥,皆悉隱沒,不能為患。

或有水火刀毒懸險,惡象師子、虎狼熊羆、毒蛇惡蠍、蜈蚣蚰蜒、蚊虻等怖,若能至心憶念彼佛,恭敬供養,一切怖畏,皆得解脫。

若他國侵擾,盜賊反亂,憶念恭敬彼如來者,亦皆解脫。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盡形,不事餘天,唯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苾芻二百五十戒、苾芻尼五百戒、於所受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必定不受三惡趣生。

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至心稱名禮讚,恭敬供養彼如來者,眾苦皆除,所生之子,身份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隱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語體文

(九)誦思經典一切皆遂

佛告曼殊室利:「是的,是的,正如你所說的,因諸天王的守護,惡鬼不能侵,身心安樂,不再有橫死,真實不虛的。曼殊室利,如果有淨信的善男子、善女人們,要想供養那位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話,應首先造立那位藥師佛形像,其次佈置好清淨的高座請上安置,第三有供奉各種鮮花,第四應燒各種佳香,第五再用各種幢幡(1)將那裡裝飾得非常莊嚴。那麼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意業淨),吃清淨食物(口業淨),沐浴更清淨衣,保持芳香清潔(身業淨)等,使身口意三業清淨(2)。還要內心清淨,應當不生一點妄貪迷惑的垢濁心和憤怒害人之意(3),對一切眾生要心懷利益安樂和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4),而且要一律對待,無論怨親、彼此平等(5)。然後奏起梵樂,歌頌讚唱,繞著佛像向右轉,應邊走邊念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讀誦藥師經時,一面思惟以求理解其中精華奧義,(自利),才可演說開示,化導眾生(利他)。能如上述的供養修持,這樣隨你所樂意祈求的,—『切都能如願以償:求長壽的得長壽、求富饒的則得富饒、求官位的得官位、求子女的得子女(四求皆遂)。

還有些人,忽然睡著做到惡夢,看見各種惡相或有怪鳥[******]包圍,或在住的地方出現怪異現象;那麼此人如果用種種上好美妙的資財用具恭敬供養那位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惡夢、惡相和種種不吉祥的現象,都會因內心修省、懺悔業障而一齊隱沒,不能再為害他的身心(6)。

或者有水災、火災、刀災、毒害(7),和身臨懸崖的險境,或遇猛象、獅子、虎狼、熊羆(8)、毒蛇、惡蠍(9)、蜈蚣蚰蜒(10)、蚊虻(11)等恐怖場面,只要能至誠地憶念那位藥師佛,恭敬地供養,一切恐怖和災難都可以解脫。

一個國家如果遭到外有別國侵擾,內有盜賊、不法份子等叛亂,若能憶念、恭敬供養藥師如來,那麼這些內憂和外患,都可解脫,免除刀兵干戈的災難。」

世尊又說:「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的善男子、善女人們,直到壽命終時也不信奉天道(12),只是一心一意歸依佛法僧三寶,受持禁戒(即淨戒)(13);如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等;在所受的戒中,如有違犯、毀戒的,害怕墮入惡道,只要能至誠專心念持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又恭敬地供養,肯定不會墮落到三惡道中或者有的女人,分娩臨產時忍受極度的痛苦,如能至心稱念藥師佛名號,並禮拜、讚頌、恭敬供養,那麼,種種生產的痛苦都會消除;所生的子女,身體各部分都很健全,體形容貌,都極端正,看見的人心生歡喜,而且他智慧敏銳(14),平安順利、健康少病地成長,沒有鬼神來暗害他。」

注釋

1.幢幡:幢和幡,都是旗幟之類。《無量壽經》說:「七寶金幢」,幢是圓柱形的佛前飾物;幡是扁的狹長形旗幟,都是佛前的裝飾,也可以豎起來作出行隊伍的前導。

2.使身口意三業清淨:八方齋戒是意業淨,清淨食是口業淨,清淨衣及澡浴是身業淨。

3.不生一點妄貪迷惑的垢濁心和憤怒害人之意:即原經文「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內心的垢是貪心,濁是癡心,怒是嗔心。貪嗔癡是煩惱中的三毒。

瞋:為梵文pratigha的意譯,三毒之一,有仇恨和損害他的心理,《大乘五蘊陀》說:「云何為嗔?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

貪:又稱為貪毒,亦為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自身生喜之念,起貪著之心及取待的慾望與無明共起三界輪迴苦的根本煩惱。

4.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慈是給人快樂之,悲是拔人痛苦之心,喜是見人離苦得樂而生悅之,舍是捨棄一切而無著之心。

5.無論怨親彼此平等:即原經文「平等之心」。對待怨、親,無厚薄好壞、彼此平等無異之心。

6.惡夢、惡相和種種不吉祥,都會因內心修省懺業障而一齊隱沒,不能再為害他的身心:即原經文「惡夢惡相,諸不吉祥,皆悉隱沒,不能為患」。所謂不祥之兆,都是自己身、口、意三業所造出來的報應,如惡夢惡相、怪鳥百怪等不吉祥現象,都能由內心自省自修,及早懺悔身、口、意三業之所造,再恭敬供藥師如來而消失。

7.水火刀毒:是無情之物造成的災難。

8.惡象師子、虎狼、熊羆:惡象即指兇猛的大象,師子即獅子,(佛經中獅子都作師子,兩字相通用);熊羆俗稱為人熊,力大能拔樹。這些都是有情動對人的威脅,依因果法則,也是由過去三業所造成的果報。

9.惡蠍:蠍尾有毒鉤,能刺人中毒。

10.蚰蜒:俗稱蓑衣蟲,和蜈蚣同類。

11.虻:狀如蠅,專叮牲畜,也能咬人,有牛虻、花虻、食虻之別。

12.直到壽命終時也不信奉天道:即原經文「乃至盡形、不事餘天」。盡形是盡形壽的簡略,人壽終結到死亡,叫盡形壽,形是指身體肉體,其壽命即形壽。不事餘天的天,是指天道,天有三:1)外道天,為無想天(邪);2)魔王天,為欲色二頂二自在天(邪);3)凡夫天,為六慾四禪四空天(此天為正)。即使正天的凡夫天也是有漏,未超脫生死,故不當事奉;正天尚不事奉,何況其餘二種邪天呢,所以叫不事餘天。意思是天道雖是六道輪迴中最上等的,但還是有漏的,就是說善根福報會享盡漏完的,漏完了依然可能落到人道或其他道,所以只有歸依三寶依教修行,才能達到無漏的無餘涅槊。(故不能以天道為滿足)

13.禁戒:即淨戒。禁是禁止身、口、意三惡業,戒是戒諸惡行。五戒:不殺、盜、淫、妄、酒。十戒:在五戒上加:6)不著華香華鬘、好香塗身,7)不歌舞倡伎、亦不觀聽,8)不坐高廣大床,9)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10)不捉蓄金銀財寶。比丘尼戒在《行事鈔》上說:「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此處(原經文)五百戒只是指數字之多而已。

14.體形容貌,都極端正,看見的人心生歡喜,而且他智慧敏銳:即原經文「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外為形色(容貌舉止),內為利根(智慧和品德)。

arrow
arrow

    林老師作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