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經文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暗啞、攣躄背僂,白癩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舍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錄,繩縛鞭撻,系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昧,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玩,皆令滿足」。

「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語體文

(二)藥師如來十二大願

第一大願(相好如我願):願我來世得到無上正等正覺(1)的時候,願我自身具有無量光明門(2),熾然非凡。這身光照耀著周遍一切無量、無數、無邊的世界(3)。再以三十二種大丈夫的形相和八十種隨形的好德性(4),來莊嚴我身;並願一切眾生都和我一樣同證菩提,同具光明相好。

第二大願(身光利他願):願我來世,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時候,我的報身像琉璃一樣(5),內(智光)、外(身光)明徹(照映真法大機),其相晶瑩純淨,一無瑕汙;而且光明廣大,功德巍巍(高大),身善安住在真淨土、發出的光焰交織如網,其莊嚴超過太陽和月亮。照到幽冥地獄裡的眾生,都能蒙受佛法的開曉,隨他的意趣,做他樂意做的佛事。

第三大願(受用智便願):願我來世得到正覺時,要以甚深無量(豎澈真如)、廣大無邊(橫窮法界)的智慧方便(6),使一切眾生所求受用之物(世間七寶、出世三乘二果)都得到滿足,不使他們有所缺少。

第四大願(住菩提道願):願我來世得到正覺時,如果有人不明正法而行邪道(7)的,都要使他們安住在正覺的菩薩道中(8),如修小乘佛法的聲聞(9)、或獨覺的人,都要把大乘的究竟法(自覺覺他)使他們安身立命。

第五大願(三聚清淨願):願我來世得正覺時,如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在藥師如來法門中修清淨行的,一切都要使所持的戒律,不缺其一(10),要具有『無惡不斷、無善不修、無生不度』的三聚戒(11)。如果有毀犯戒律的,只要聽到我的名號後,還是能夠清淨自在,不會墮落到惡道中去。

第六大願(六根完具願):願我來世得正覺時,如有些人,身處卑賤下劣,五官六根(12)有缺陷,容貌醜陋,且心智頑愚,或有眼盲聾啞、屈手跛足、駝背、痲瘋、顛狂等種種病苦,只要聽到我的名號後,一切都能端正貌美、聰明智慧,五官四肢健全無缺,沒有種種疾苦。

第七大願(除病離貧(13)願):願我來世得正覺時,如有眾生身心受到種種疾病的逼切,無醫無藥來救治,無親無家可歸宿,真是貧窮又多病苦;如果他的耳朵一旦聽到我的名號,種種病苦都會消除,就能身心安樂;家中所需資具都能豐實滿足。甚至經過信、解、行、證的過程,證得無上正覺(14)。

第八大願(轉女成男願):願我來世得正覺時,像有的女人,因是女身,受到百惡(15),所迫害的苦惱,極度厭惡女身,要想舍離;如果聽到我的名號後,來世都能轉女成男,具備近成世間的丈夫相(遠成調御丈夫相),經過修行直到證得無上正覺。

第九大願(改邪歸正願):願我來世得正覺時,要使眾生們跳出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等羅網門(16),解脫一切外道的纏縛。如果已經墮入種種惡見,像在密林中迷了路的,也都要引導他們到正見路上來,逐漸使他們學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未得度先度人』的菩薩行(17),迅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第十大願(免難消災願):願我來世得到正覺時,像有的人犯了國法,口供在案,於是繩捆鞭打,關在牢裡,或將受刑殺戮;以及其他無盡災難,和無法抗拒的淩辱,以致內心悲愁,身受煎迫,身心兩苦。如果聽到我的名號,一心歸依、懺悔前愆,那麼由我的慈悲、福德和威神之力(18)都能解,脫一切憂苦(19),得到身心自在。

第十一大願(空腹飽餐願):願我來世得正覺時,像有些眾生,受飢渴所逼惱,為了求得食物又造作出種種惡業來。如果聽到我的名號而開慧、專心念我名號而思慧,更受持而修慧(20),那麼我要先把世間的上好飲食給他吃飽喝足,以養色身;然後再把出世間的禪(shan善)悅法喜(21)消除他的煩惱、增長他的智慧,以後終於建立一個究竟安樂的無餘涅槃的境界。

第十二大願(衣具滿足願):願我來世得正覺時,像有些人們貧困缺衣,被蚊虻叮咬,受冬寒夏熱之苦,日夜身心逼惱,如果聽到我的名號,專心憶念而不斷修持,就能得到如他所愛的種種上妙衣服,還能得到其他一切寶貴莊嚴的物具(如珠瓔鈴佩,靴鞋等嚴身之具),又如花綴瓔珞裝飾頭上,以香塗身,演奏各種鼓樂樂器等,隨心所欲,都能滿足。」

「曼殊室利、這是那位藥師琉璃光如來、應供、正等覺在因地行菩薩道時所發的十二點微妙至上的大願。」(合之為二願:1.求菩提願,即願我來世得無上正等菩提,2.利樂他願,使眾生所求都能得到滿足。)

注釋

1.無上正等正覺:即原經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是無上的意思,三藐是正等的意思,三菩提是正覺的意思,總的說,是認為能覺知佛法一切「真理」,並能「如實」了知一切事物,從而達到無所不知的一種智慧,是得到無上的、明悟「空」、「有」平等圓通的中道之理,破滅無明(暗鈍的妄心)、大覺圓滿而證得佛位(果)。《大智度論》卷八十五說:「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乘「菩薩行」的全部內容,就是成就這種覺悟。

2.自身光明:像法華的眉光、華嚴的足光一樣,藥師如來有身光,遍(hian變)照一切世間,並願一切眾生也有身光。

3.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佛經中把一個佛剎(即一尊佛所教化的一個世界)叫三千大千世界,據《長阿含經》卷十八說:「以須彌山為中心,以鐵圍山為外廓,『同一日月所照之四天下為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其實宇宙空間是無邊的,大千世界是無量無數的,常稱「十方微塵世界」,所以說無量無數無邊世界。

4.三十二相、八十隨形:佛菩薩有無漏不盡的神通力,可將法身化為三十二種(甚至更多)大丈夫相的應化身來適應眾生的隨機方便;三十二相亦稱三十二大丈夫相,指佛的莊嚴容儀,有三十二個顯著特徵,又有八十種好的微細特徵,合稱為「相好」。據《大智度論》卷四中說:三十二相是:「1)足下安平立相,2)足下二輪相(又叫千輻輪相,腳心底有輪寶的肉紋),3)長指相,4)足跟廣平相,5)手足指縵(man漫)網相(手足指間如蹼狀),6)手足柔軟相,7)足趺高滿相,8)伊泥延膊相(股骨如鹿那樣纖好),9)立正手摩膝相,10)馬陰藏相(陰部如馬),11)身廣長等相,12)毛上向相,13)一孔一毛生相,14)金色相,15)丈光相(身光照四面各一丈遠),16)細薄皮相,17)七處(兩手、兩足、兩肩、脖頸)隆滿相,18)兩腋下隆滿相,19)上身如師(獅)子相,20)大直身相,21)肩圓好相,22)四十齒相,23)齒齊相,24)牙白相,25)師子頰相,26)口中津液得上味相,27)大舌相,28)梵聲相,(聲音清淨深遠),29)真青眼相,30)牛眼睫相,31)頂髻(ji記)相,32)白毛相。(眉間有白毛,也稱眉間白毫相,平時捲縮,伸開達一丈五,從這裡放出的光叫毫光,或眉間光。)」

隨形好:指身體某部位某種美的容儀,有八十種,例如:鼻高好孔不現相、身清潔、身不曲、容儀備足、一切樂觀、面具滿足、言音深遠、口出無上香、隨眾生意和悅與語、臍不出、身持重、發不亂、足有德相………等等。

三十二相八十隨形:是顯示的德相,圓滿莊嚴,然天上的梵王和人間輪王也具有,但是很大差別,《智度論》卷四中說:「菩薩相者,有七事勝轉輪王相,菩薩相者一淨好,二分明,三不失處,四具足,五深入,六隨智慧行不隨世間,七隨遠離,轉輪聖王相不爾。」雖同樣有三十二相,但好差區則很大。生到淨琉璃世界的眾生,可以經常見佛聞法,依佛指示的教導去修行,逐漸得到相好莊嚴,與佛無異,達到如佛平等一如。

5.身如琉璃:身如青色寶琉璃是其體,淨無瑕穢是其相,內外明徹是其用,由於內智光和外身光非欲愛所生,才有神通力照映大機,功德莊嚴,開曉幽冥眾生或安居淨土,作諸佛事(三惡道無真理之光故稱幽冥)。

6.無量無邊智慧方便:無量是指智慧深湛,豎徹真如,無邊是指智慧廣大,橫窮法界,智是證真,慧是達俗,度生中可以方便圓通,即隨方應便,以利導人。

7.邪道:除了如來戒、定、慧為正覺道外,其他邪迷六師外道都是邪道。印度前有95種外道。

8.菩提道:菩提舊譯為「道」,新譯為「覺」,菩提道是漢梵雙舉,意思是修持正覺的途徑,即正覺道,如來戒、定、慧名正覺道。凡外道所謂戒、定、慧名邪迷道。

9.聲聞、獨覺、大乘:佛法有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其中菩薩乘是大乘(自覺覺他),聲聞乘和獨覺乘是小乘(只自覺)。聲聞是聞佛教言,悟四諦理(苦、集、滅、道),斷見思惑而成道(入涅槃)。獨覺即緣覺;天臺宗分緣覺和獨覺為二。在佛世時觀十二因緣而悟道的,叫緣覺;在無佛世時觀飛花落葉之外緣成道的,叫獨覺,即獨自覺悟而離生死、脫離六道輪迴而成道的,又叫辟支佛(乘)。

10.不缺戒:(大乘戒品)列有十種戒,不缺其一謂之不缺戒。犯戒如器皿已缺,最基本的五戒為:殺、盜、淫、妄、酒。

11.三聚戒:1)攝律儀戒(無惡不斷),2)攝善法戒(無善不修),3)攝眾生戒(無生不度),三者總稱三聚戒。所以持戒的含義有「止持」(消極的制止一切不應做的惡事)和「作持」(積極地儘量去做應做的好事)兩重意義。持戒可使我們身心清淨,自在愉快和無漏的正定相應。

12.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和六根相對的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諸根不具是六根有所缺陷,凡生理缺陷都是宿業所報,如諸根不具是殺害動物的受報,身處下劣是尊己卑人的受報,容貌醜陋是瞋恚不忍辱的受報,頑愚是邪見的受報,盲聾瘖啞是譭謗三寶的受報,肢體畸形是畋獵傷害動物的受報。這種種病苦,除了外界因素及內部失調外,均按因果定律得到報應。

13.除病離貧:病是殺生的報應,貧是偷盜的報應,修行持戒即可除病防貧。又如女身之苦,甚於男身,如能至誠受持,來世能修得男身。

14.證得無上正覺:學佛修行有四個過程:信、解、行、證,就是信受後堅定不移,學習佛法,依此四個進程修行達到證得佛果(無上正覺),那時修行者自己心境上必有所得,故稱為「證」。解為明白瞭解的意思;行是修的功夫、修的功德。

15.因是女身,受到百惡;即原經文「為女百惡」。婦女之苦甚多,如月經不調不淨,生育艱苦、公婆虐待、丈夫兇狠,子媳不和,孤寡無男等。《玉耶女經》說:「謂女有十惡,」《華嚴經》說:「為女有五障。」

16.羅網:即原經文「魔罥網」。魔有四種:1)煩惱魔,2)五陰(色、受、想、行、識(zhi志)魔,3)死魔,4)天魔。都是指塵世勞碌及貪愛慾望籠罩三界如羅網一般遭致災害,故稱魔罥網(即羅網)。因聞佛號心地清淨,才能棄邪歸正,解脫諸魔。

17.菩薩行:即行菩薩道,自未得度先度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名菩薩行。方法有六種,即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18.福德威神力:佛有三德:1)至尊至大,莊嚴光明,無所不在的法身德,2)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能觀照實相的般若德(智慧德),3)教化眾生時能以方便真實的智慧,自在無礙地取勝的解脫德。佛有六通神力和十四種畏力,都是力量無比的。眾生承受佛的福德,順隨教理,並借佛的威神之力,解脫憂苦。

19.一切憂苦:苦是在身所受,如不可避免的災難,不可抵禦的陵(淩)辱;憂是內心所受,如愛別離的「悲」,怨憎會的「愁」,求不得的「煎」,老病死的「逼」。人生有八苦,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和五陰盛(或稱五蘊盛,即色、受、想、行、識,五蘊煩惱之火燒心的苦)。

20.聞名、『專念、受持:得聞佛名,是啟示聞慧,然後一心不亂的專唸佛號和功德,是為思慧,繼續不斷的無間的受持付諸實行,是為修慧。

21.禪悅法喜:即原經文「法味」。先以世間的上妙食物(如印度的乳酪、醍醐)使飢渴者飽足,再以出世間的法味,即禪悅法喜,增長智慧,排除煩惱,再通過自我教育、刻苦修行而達到無餘涅槃的畢竟安樂境界。(聲聞、獨覺二乘為偏空涅槃,是不究竟,唯如來是畢竟安樂涅槃,即無餘涅槃,為至樂境界。安樂即涅槃。)

arrow
arrow

    林老師作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