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心經講記》(11

 

 

 

 

 

 

 

乙二、(此經之因緣):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復於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在時間、本師、眷屬、佛法等所有條件圓滿之時,世尊入於一種甚深禪定,也即趣入甚深明了之等持當中。

 

 

 

為什麼說“甚深”呢?因為一般的阿羅漢、凡夫、外道等根本沒有辦法明了遠離一切戲論、遠離一切勤作思維的一切諸法的法性,這種法性是極為深奧的,所以叫甚深。明了:這樣甚深的境界,在佛陀的各別自證前能明明了了地完全照見,所以這種等持既是甚深的,又是光明的。“三摩地”,也即等持或禪定的意思。“法之異門”,指各種不同的法;有些講義中認為,“法之異門”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所有不同的法在勝義中遠離一切戲論,在世俗中如夢如幻地顯現。

 

 

 

佛陀當時就在這樣的等持中入了定。從字面上解釋,就是當所有的眷屬都在當場時,佛陀入於甚深光明禪定當中。我們應該了解,本來,在佛陀的境界中,入定和出定是沒有什麼差別的,這里之所以說佛陀入定,主要是為了在具有分別念的所化凡夫眾生面前,顯現色身的入定與出定而已。復於爾時:當所有的眷屬都在場,佛陀已經入於甚深禪定中時。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指觀世音大菩薩。菩薩,如《入中論》中所講:得一地以上才能稱作菩薩;摩訶薩:指大菩薩,一般而言,處於三清淨地(八、九、十地),才能說是大菩薩。為什麼說是“大”呢?因為這三個地以上的菩薩,有廣大的布施、智慧、能力,能入於廣大的大乘法門,能降伏各種魔等等。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指在所有的眷屬中,觀世音大菩薩也在行持般若波羅蜜多。“行”有幾種意思:從廣義來講,閱讀、聽聞般若波羅蜜多等等,都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說,以般若為對境,以十種法行的方式來行持,叫行持般若波羅蜜多。此處觀世音大菩薩的行,是指安住。當佛陀入於甚深禪定中時,觀音菩薩也隨著佛陀而入於智慧的境界中,觀修(行持)並安住於般若波羅蜜多空性之中。

 

 

 

般若:按印度講義的解釋方法,般若分三種:般若劍(斷除五蘊自性)般若金剛(摧伏苦蘊)般若燈(破除無明暗昧)。總而言之,以一切相無分別智慧,證一切法空,就是般若。波羅蜜多:由般若即能到達彼岸,故名波羅蜜多。波羅密多分三種:世間波羅蜜多(能遮止三惡道苦)出世間波羅蜜多(永斷生死輪迴後,獲得寂滅之涅槃)出世間的勝義波羅蜜多(觀三界如夢,不樂欲於涅槃;觀一切有情如幻,也不希求佛果,這是超越一切的諸佛菩薩之境界)

 

 

 

因為一切法皆自性涅槃,如果獲得無住涅槃,即名獲得勝義波羅蜜多。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這時,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一切有為法(器世間與有情世間的所有法),都可歸納為五蘊。所謂“五蘊”,漢傳佛教又稱五陰或五聚,表示積聚的意思,也即眾多的堆積在一起,覆蓋了真如法性。

 

 

 

五蘊當中的第一個,就是色蘊,然後依次是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句話的意思表明,觀自在菩薩已經現量地洞徹一切有為法都是空性。照見也分幾種:凡夫的照見,是以總相與自相的方式見到,比如五蘊皆空,我們可能是以理論方式進行推測觀察,以尋思分別念來照見五蘊是空性而已,實際上根本沒有真正見到五蘊的空性;聲聞緣覺的照見,是通達一切五蘊皆是痛苦的因緣,五蘊為苦為集,以人無我的方式照見五蘊皆空;佛陀和菩薩的照見,是以法無我與人無我的方式完全照見五蘊皆空,其所照見的五蘊皆空境界是最圓滿的。

 

 

 

這一段的整個意思是說:當所有的眷屬都在場,佛陀入於甚深禪定中時,觀世音菩薩也隨著佛陀入於智慧的境界中,觀修安住般若波羅蜜多的空性,並通達五蘊體性都是空性。此處“觀察照見五蘊皆空”一句,可以直接說成“照見五蘊皆空”,這樣就能和唐玄奘譯本保持一致,因為意義上是相同的。

 

 

 

雖然“度一切苦厄(離諸苦厄)”這句話,在藏文版中沒有,但據我所知,包括玄奘譯本在內的好幾種漢文版的《心經》當中,都有“度一切苦厄”這句話,究竟是何原因,現已無從考證。不過我想,無論是西藏前譯派寧瑪巴的譯師們,還是漢地的諸大譯師,很多都是佛菩薩的化身,他們在翻譯經論的時候,都是很慎重的,這句話應該有一定的來歷,所以我還是稍加解釋。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即:超越、遠離了一切苦厄。所謂“苦厄”,也即苦難、痛苦之意。依照《俱舍論》的說法,痛苦分為三種:苦苦變苦行苦。在《大智度論》當中,又將痛苦分為兩種,即內苦外苦

 

 

 

1、內苦:內苦又分兩種,即身苦心苦。身苦:是指飢餓、疼痛、疲勞等肉體上的痛苦;心苦:也就是精神上的苦,像瞋怒、憎恨、嫉妒、憂慮、悲痛、哀悼、恐懼、苦悶等七情六欲。

 

 

 

2、外苦:外苦是生存環境上的苦,包括虎、狼、蛇、蠍的毒害,風、霜、雨、雪的侵襲,以及交通事故,飛機失事、空氣污染、食物中毒、颱風、海嘯等天災人禍。以上講了此經的緣起部分,也即《心經》是依靠什麼樣的因緣才出現。

 

 

 

其中最主要的因緣,是佛陀入定。因為,如果佛陀當時不入定,觀世音菩薩就可能得不到佛的加持而入於智慧定中,舍利子也不可能提出這個問題。印度以前很多的大講義中都認為,《心經》出現的主要因緣,一個是佛陀入定的加持力;還有一個,是觀世音菩薩透過佛的加持力,也行持般若波羅蜜多,並照見五蘊皆空。

 

 

 

可能有人會問,在佛的眾多眷屬中(不管是七萬七千個還是一百萬個),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是最主要的人物呢?依勝友論師(此處不確定)的說法:觀世音菩薩當時是貴族,是法會最主要的負責人,因此舍利子向他提問。表面看來,諸佛菩薩集會,也像我們現在開法會時一樣,有主要、次要的參與者,比如說法的上師、主持人、高僧大德、與會信眾等等。

 

 

 

在佛陀當時的所有眷屬中,目犍連、舍利子、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等是在佛陀身邊經常出現的大弟子,所以在眾多的弟子中,的確也有這樣的差別。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這部經宣說的是大悲空性,佛陀以神通力照見,如果由觀世音菩薩來宣講,會有無量眾生得到利益,故特意加持觀世音菩薩行持般若波羅蜜多,並照見五蘊空性,蒙受佛的加持力,舍利子也特意向觀世音菩薩提出這個問題。

 

 

 

由此可看出,《心經》的主要人物只有三個,其中佛陀是最重要的。雖然整個過程中,佛只在最後說了一句“觀世音菩薩,你說得很好,善哉善哉”,其他所涉及的整個基、道、果的全部內容,都是由舍利子提出問題,觀世音菩薩回答宣說的,但不管怎樣,所有問題都是佛加持舍利子提出,併入定加持觀世音菩薩宣說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索達吉堪布:《心經講記》
    全站熱搜

    林老師作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