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經文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阿難:「此法門名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亦名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亦名『拔除一切業障』,應如是持。」
時薄伽梵說是語已,諸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落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語體文
這時阿難請教佛道:「世尊,請問這個法門(1)應叫什麼名稱?我們該怎樣信奉受持(2)?」
釋迦佛即告阿難:「這個法門名叫《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也可以叫《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或者叫《拔除一切業障經》,應該牢牢記住,依經中意義來奉持。」
此時釋迦佛演說藥師如來法門完畢,諸位大菩薩和大聲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又名阿修羅)、揭路荼(即迦樓羅)、緊捺洛(即緊那羅)、莫呼洛伽(即摩?羅迦)、人和鬼神等一切與會大眾,聽了釋迦佛所說的微妙法門,個個皆大歡喜,決意深信領受,依佛所教,虔心至誠地修學奉持(3)。
注釋
1.法門:言為世則叫「法」,眾聖同由叫「門」,就是說眾聖都是由這些法門之路,勤修苦學,超凡入聖的。釋迦佛說此藥師如來法門,就是說此經有三種名稱:
1)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由人、法命名,人是藥師,法是本願。
2)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此名從感應而論,有情結願能感因,神將衛護是報應。
3)拔除一切業障經:從法、障而論,拔除是對治,即是法,業報不論粗細都是障。
以上三名,可以說是根據三個方面來命名的。
第一個名稱是從藥師如來方面,猶如醫師。
第二個名稱是由自他雙方,悲智雙運,猶如醫師診治病人。
第三個名稱是從病症方面,猶如病人。
以上三名,自能上契藥師如來和釋迦佛救度之心,中符神將維護之心,下達有情業障之心,悲智雙運,自他均利。
2.信奉受持:即原經文「奉持」。信受遵守叫奉,專念誠誦叫持。
3.聽了釋迦佛所說的微妙法門,個個皆大歡喜,決意深信領受,依佛所教,虔心至誠地修學奉持:即原經文「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聞是開慧,歡喜是思慧,受持是修慧。信是深信無疑,受是完全領受,奉是遵照佛、菩薩的教導,行是學習修行。佛經終末多有信受奉行四字,而為結束。